入口=挂载点=目录(已经存在),第1章 linux系统
1.2.1 /proc/cpuinfo cpu info(information)信息
processor : 0 第几个核心
[root@zeq ~]# grep processor /proc/cpuinfo
processor : 0
processor : 1
processor : 2
processor : 3
physical id : 0 第几颗CPU(物理)
[root@zeq ~]# grep physical /proc/cpuinfo
physical id : 0
physical id : 0
physical id : 1
physical id : 1
cpu信息
[root@zeq ~]# lscpu
CPU(s): 4 一共 4个核心
On-line CPU(s) list: 0-3
Socket(s): 2 2路
Model name: Intel(R) Core(TM) i5-4440S CPU @ 2.80GHz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:网卡配置文件
1.1 Linux系统目录结构的基本特点介绍
- linux目录:一切从“根”开始,“/”是所有目录的起点(定点):相对路径(目录)和绝对路径(目录)?
- linux根下面的目录是一个有层次的树状结构
- 倒挂的一棵树
- linux每个目录可以挂载在不同的设备(磁盘)上。windows不容易做到。
在逻辑上所有目录(包括目录下的子目录)都在最高级别的目录“/”下,根(“/”)目录是linux系统中所有目录的起始点(丁点),根下面的目录及目录的子目录是一个有层次的树状结构,很像一颗倒挂着的一颗大树,这和Windows系统按照硬盘分区(C:D:E:)分割的目录结构是不同的(windows系统可以理解为多棵树,每个分区就是一颗独立的小树)。
linux系统中的这些不同的目录也是很特别的,不同的目录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硬盘分区以及不同的硬盘设备上,这是windows的系统难以做到的,windows系统的不同分区都是独立存在的。
- linux下面设备不挂载是看不到入口的,没有窗口没门的监狱,如果要设备被访问就必须有一个入口,这个入口就是挂载点,挂载点实质就是目录
以光驱设备====>/media/cdrom为例
/boot 等等开机自动挂载===>/etc/fstab
linux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内容按照类别组织。例如,Linux下的应用程序,它的可执行程序可能在/usr/bin,而它的数据文件和帮助在/usr/share下,运行时加载的配置文件和服务启动命令却在/etc/下。
如果同学们理解了上述两点,相信很快就能轻松的理解掌握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了,进而感受Linux系统的独特的魅力所在。
内容小结
- linux系统的所有目录是一个有层次的倒着的树状目录结构,“/”根是所有目录的顶点。
- 不同的目录数据可以跨越不同的磁盘分区或不同的磁盘设备
- 所有的目录都是按照一定的类别有规律的组织和命名的
- 相对路径:相对于当前路径下的路径
- 绝对路径:从根为起始点的路径
/etc/init.d/iptables stop
提示:学习的意义就是练习归纳总结的能力,把书由厚变薄(先总结再扩展)
6.5 /proc/meminfo. 10
1.5.2 如何优雅的查看日志内容
1.head
2.tail
3.grep
4.less 一页一页查看文件内容
空格 或 f 下一页
b 上一页
q 退出
5.more
/etc/init.d:我们使用yum、rpm安装的软件默认的启动命令放在目录下
第七节 Linux系统目录结构介绍
标签(空格分隔):Linux实战教学笔记
6.9 /proc/interrupts
正在使用的终端,和曾经又多少个中断
1.3.12 /etc/motd
文件内容用户登录系统之后显示
[root@zeq ~]# cat /etc/motd
[root@zeq ~]# echo 'welcome to zeq '> /etc/motd
[root@zeq ~]# cat /etc/motd
welcome to zeq
/var/log/messages:系统日志
第4章 重要子目录说明
列举一些常见且很重要的目录。这些是大家必须要熟记的。
6.7 /proc/dma
当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
1.3.2 /etc/resolv.conf DNS的配置文件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(推荐)
网卡配置文件中的DNS优先于 /etc/resolv.conf
/etc/rc.local:像360开机杀毒软件一样,一开电脑文件一起启动;linux里面其中一个地点就是把那个启动命令放在这个路径
4.1 必须要掌握的linux目录路径知识
- 修改网卡配置文件
- 配置文件路径: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(1)查看eth0(第二块eth1)
(2)通过setup===>"network configuration"修改网卡配置就是再改这个文件
(3)固定IP地址
(4)重启网卡/etc/init.d/network restart(影响所有网卡)
(5)ifdown eth0 && ifup eth0只针对eth0网卡
注意
- 设置文件ifcfg-interface-name包含了初始化接口所需要的大部分周详的信息。其中interface-name将根据网卡的类型和排序而不同,一般名字为eth0,eth1,ppp0等,其中eth表示以太(eth0)类型网卡,0表示第一块网卡,1表示第二块网卡,而ppp0则表示第一个point-to-poirt
protocol网络接口。在ifcfg文件中定义
的各项目取决于接口类型。
下面的值较为常见: - DEVICE=name,其中,name是物理设备名
- IPADDR=addr,其中addr是IP地址
- NETMASK=mask,其中,mask是网络掩码值
- GATEWAY=addr,其中addr是网关地址
- ONBOOT=answer,其中answer是yes(引导时激活设备)或no(引导时不激活设备)
- USERCTL=answer,其中,answer是yes(非root用户能控制该设备)或no
- BOOTPROTO=proto,其中,proto取下列值之一:none,引导时不使用协议;static静态分配地址;bootp,使用BOOTP协议,或dhcp,使用DHCP协议
上图配置实际上修改的是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文件
上图设置实际上修改的是/etc/resolv.conf这个文件
小结
1,linux客户端DNS可以在网卡配置文件里设置(ifcfg-eth0)
2,linux客户端DNS也可以在/etc/resolv.conf里设置
3,网卡里的设置DNS优先于/etc/resolv.conf,如果重启网络网卡的dns会覆盖/etc/resolv.conf的设置
4,/etc/hosts:设定用户IP与名字(域名)的对应解析表,相当于本地LAN局域网内的DNS解析文件
5,/etc/sysconfig/network:可修改主机名及网卡启动,网关等配置。永久更改主机名,需同时修改以下两项:
(1)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
(2)hostname 主机名
/etc/fstab:开机自动挂载文件系统的一个列表(具体配置以后详说)
思考: fstab一旦配置错误,会导致服务器无法启动。如何修复?
/etc/rc.local:用于存放开机自启动程序命令的文件(chkconfig 常用来管理yum/rpm安装的程序的服务的开机自启动/etc/init.d)
在开机时,linux会把/etc/rc.local里的内容执行一遍
- /etc/inittab: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将把系统设置成什么样的,runlevel运行级别及加载相关的级别对应启动文件设置
- /etc/exports:NFS网络文件系统用的配置文件
- /etc/init.d: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通过yum或rpm工具安装的软件的默认启动程序(启动脚本)的目录
- /etc/xinit.d:如果服务器是通过xinetd模式运行的,它的脚本要放在这个目录里。有些系统没有这个目录,比如Slackware,(无人值守pxe+kickstart安装系统时会用到/etc/xinit.d)
- /etc/profile:系统全局环境变量,永久生效的配置文件
(用户的环境变量:~/.bash_profile,~/.bashrc)
3.9 /etc/profile.d
加载系统登录程序一个目录,命令或 文件独立存在
以文件的形式存在(*.sh为扩展名),但可执行
(跳板机)
1.3.10 /etc/bashrc
别名
全局 国法
/etc/profile /etc/bashrc
局部 家规
~/.bashrc 别名
~/.bash_profile 环境变量 别名
/proc/meminfo:查看内存
3.1 目录层次标准FHS
- FHS全称(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),中文意思是目录层次标准,是linux的目录规范标准。
- 详细点击查看
- FHS定义了两层规范:
- 第一层:“/”目录下的各个目录应该放什么文件数据,例如:/etc目录下放置系统的配置文件,例如:/etc/exports,/etc/hosts,而/bin和/sbin放置程序及系统命令。
- 第二层:是针对/usr(unix software resource|Secondary hierarchy)和/var(Variable data)这两个目录的子目录来定义。例如:/var/log下放置系统日志文件等
- 提示:/var分区单独分出来,硬盘足够大。我们都有监控,剩余20%报警。
3.1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配置网络地址及GW等
1 (1) 查看eth0 (习惯用法,第一块网卡,第二块是eth1)
2
3 (2) 通过setup -->“networ configuration”修改网卡配置
4
5 (3) /etc/init.d/network restart重启(全部)(stop停止,start开启,status查看状态)
6
7 配置文件解释
8
9 DEVICE=eth0 #物理设备名。eth0通常是第一块网卡
10
11 TYPE=Ethernet #以太网
12
13 ONBOOT=yes #重启网卡或者服务器之后控制网卡是不是自动启动
14
15 NM_CONTROLLED=yes #不知道是什么服务
16
17 BOOTPROTO=none #none,引导时不使用协议,static,静态分配地址,bootp,使用BOOTP协议,或者dhcp,使用DHCP协议
18
19 USERCTL=no
20
21 PEERDNS=yes
22
23 IPV6INIT=no #是否开启IP6
24
25 HWADDR=00:0c:29:57:1d:5a #MAC地址
26
27 IPADDR=192.168.101.129 #IP地址
28
29 NETMASK=255.255.255.0 #子网掩码
30
31 DNS2=223.5.5.5 #域名解析DNS地址
32
33 GATEWAY=192.168.101.2 #网关地址
34
35 DNS1=192.168.101.2
36
37 UUID #唯一标识磁盘的标识 blkid
38
1.4.5 rpm命令安装软件包
[root@zeq /mnt]# rpm -ivh /mnt/Packages/tree-1.5.3-3.el6.x86_64.rpm
Preparing... 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 [100%]
package tree-1.5.3-3.el6.x86_64 is already installed
[root@zeq ~]# rpm -qa tree lrzsz
tree-1.5.3-3.el6.x86_64
lrzsz-0.12.20-27.1.el6.x86_64
[root@zeq ~]# rpm -qa |grep tre
tree-1.5.3-3.el6.x86_64
rz 文件 从windows上传到linux
sz 从linux中下载到 windows 下载
需要掌握的重要目录
4.4 /var目录下的路径知识
- /var:日志文件
- /var/log:各种系统日志存放地
- /var/log/messages:系统信息默认日志文件,非常重要。按周自动轮循
- /var/log/secure:记录登入系统存取信息的文件,按周自动轮循,例如:pop3,ssh,telnet,ftp都会记录在此。系统安全的日志文件。
- /var/spool:定时任务默认路径,按用户名命名的文件(/var/spool/cron/root)
- var/spool/clientmqueue:sendmail临时邮件文件目录,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这个目录碎文件很多,比如crontab定时任务命令不加>/dev/null等。工作中偶尔会因为该目录文件太多,导致/var所在的分区inode数量被消耗尽,无法写入文件的情况(centos6.x不会装sendmail,所以不会有这个问题)
目录结构 |
作者:矮哥 归档:学习笔记 2017/1/6 |
1.5.3 ll /var/log/messages* /var/log/secure*
日志切割(日志轮询)
[root@zeq /tmp]# ll /var/log/messages* /var/log/secure*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212332 Jul 19 22:00 /var/log/messages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204690 Jul 16 14:33 /var/log/messages-20180716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8653 Jul 19 22:04 /var/log/secure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3336 Jul 16 15:01 /var/log/secure-20180716
系统会定时的把系统的日志切割
/proc/loadavg:查看负载
4.6 必须掌握的路径及文件
-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(第一块网卡配置文件)
- /etc/resolv.conf(DNS的配置文件,网卡配置文件优先resolv.conf)
- /etc/hosts(ip与域名(主机名)解析表)
- /etc/sysconfig/network(主机)
- /etc/fstab(开机自动挂载列表)
- /etc/rc.local(开机自启动文件,自启动命令,脚本)
- /etc/inittab (Linux开机运行级别配置文件)
- /etc/init.d(服务启动命令脚本目录)
- /etc/profile(全局环境变量)
- /etc/bashrc(别名)
- /usr/local(编译安装软件默认安装目录)
- /var/log/message(系统日志)
- /var/log/secure(系统安全日志)
- /var/spool/cron/root(定时任务,root目录)
- /proc/cpuinfo(系统cpu信息)
- /proc/meminfo(系统内存信息)
- /proc/loadavg(系统cpu负载程度)
- /proc/mounts(系统挂载信息)
4.1 /usr/local
这个目录一般时用来存在用户自编译安装软件的存放目录(默认)
1.3.8 /etc/init.d/
服务管理命令存放处
/proc/mounts:查看挂载
3.3小结:重要目录回顾
- /dev 设备目录
- /etc/ 系统配置2及服务配置文件,服务启动命令目录/etc/init.d
- /proc 显示内核及进程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
- /tmp 临时文件目录,
- /home 普通用户家目录
- /root 超级管理员家目录
- /var 变化的目录,一般是日志文件(/var/log),cache目录。/var/log/messages,/var/log/secure
- /usr 用户程序及数据,帮助文件,二进制命令等目录(usr/local/)
- /bin 普通用户命令的目录
- /sbin 和/usr/sbin/:超级用户命令的目录
2.1 小结:重要目录回顾
/dev/ 设备目录
/etc/ 系统配置及服务配置文件,服务启动命令的目录/etc/init.d
/proc/ 显示内核及进程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
/tmp 临时文件目录
/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
/root root的目录(超级管理员)
/var 变换的目录,一般时日志文件(/var/log),cache的目录
/usr 用户程序及数据,帮助文件,二进制命令等的目录。
/bin 普通用户命令的目录
/sbin 超级用户命令的目录
1.3.3 /etc/sysconfig/network 主机名配置文件
1.临时-重启服务器之后失效
[root@zeq ~]# hostname zeq-lnb
[root@zeq ~]# hostname
zeq-lnb
2.永久-重启服务器之后生效
[root@zeq ~]# cat /etc/sysconfig/network
NETWORKING=yes
HOSTNAME=zeq-lnb
/etc/sysconfig/network:主机名
3.2 根目录结构
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最顶端是“/”,一切目录从根开始。 我们可以通过tree命令得到根(/)下的目录结构。
3.18 /etc/sudoers
可以执行使用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 等于visudo命令
1.2.3 /proc/mounts 挂载信息
[root@zeq ~]# column -t /proc/mounts
rootfs / rootfs rw 0 0
proc /proc proc rw,relatime 0 0
sysfs /sys sysfs rw,relatime 0 0
devtmpfs /dev devtmpfs rw,relatime,size=938496k,nr_inodes=234624,mode=755 0 0
devpts /dev/pts devpts rw,relatime,gid=5,mode=620,ptmxmode=000 0 0
tmpfs /dev/shm tmpfs rw,relatime 0 0
/dev/sda3 / ext4 rw,relatime,barrier=1,data=ordered 0 0
/proc/bus/usb /proc/bus/usb usbfs rw,relatime 0 0
/dev/sda1 /boot ext4 rw,relatime,barrier=1,data=ordered 0 0
none /proc/sys/fs/binfmt_misc binfmt_misc rw,relatime 0 0
/usr/local:C盘Program默认的安装目录
4.7讨论:cpu什么情况下算是负载很繁忙?
当cpu平均负载率大于CPU的核数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说,服务器cpu的负载已经很繁忙了。
3.6 /etc/exports. 7
1.2.2 /proc/meminfo memory info 内存信息
[root@zeq ~]# cat /proc/meminfo
MemTotal: 1906256 kB
MemFree: 1722092 kB
Buffers: 25796 kB
Cached: 52816 kB
[root@zeq ~]# free -h
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
Mem: 1.8G 180M 1.6G 224K 25M 51M
-/+ buffers/cache: 103M 1.7G
Swap: 767M 0B 767M
/var/spool/cron/root:
4.2 /etc/目录下的重要目录和文件
- /etc/issue(/etc/issue.net):记录用户登录前显示的系统版本等信息
- /etc/motd:登录提醒(里面写的任何东西都会在所有用户登录前显示出来)
- /etc/redhat-release:包括一行声明RedHat版本号和名称的信息。
- /etc/group:设定用户的组名与相关信息
- /etc/passwd:用户账号信息文件
- /etc/shadow:用户密码信息文件
- /etc/gshadow:组密码文件
- /etc/sudoers:可以执行使用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(权限提升)
- /etc/securetty:设定哪些中断可以让root登录
- /etc/login.defs:所有用户登陆时的缺省配置
- /etc/modprobe.conf:内核模块额外参数设定
- /etc/rsyslog.conf:日志设置文件(仅限centos6.x)
4.5 /usr/src. 9
1.4.4 linux下面安装软件的常见的方法
1.yum 替你下载 替你安装 替你解决缺少的东西
yum install tree -y
yum install tree lrzsz -y
2.rpm rpm -ivh 软件包.rpm #rpm包 (.exe )
3.编译安装
/etc/bashrc:全局(所有用户)
4.5 /proc下的重要路径知识
top:看cpu等
- /proc:虚拟目录,是内存的映射,内核和进程的虚拟文件系统目录
- /proc/version:内核版本
- /proc/sys/kernel:系统内核功能
- /proc/sys/net/ipv4:修改proc的配置时临时生效。
(/etc/sysctl.conf内核参数里配置才是永久生效。两个路径的修改效果是一样的。net.ipv4.tcp_tw_reuse=1实际上就是修改/proc/sys/net/ipv4/tcp_tw_reuse的内容) - /proc/cpuinfo:关于处理器的信息,如类型,厂家,型号和性能等
- /proc/meminfo:系统内存信息,free -m
- /proc/devices: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所有设备清单
- /proc/dma:当前正在使用的DMA通道
- /proc/filesystems: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统
- /proc/initerrupts:正在使用的中断,和曾经有多少个中断。
- /proc/ioports:当前正在使用的I/O端口。
- /proc/loadavg:系统负载平均值信息(系统的繁忙情况,比较准确,但是不够细致系统性能指标),uptime的结果。(负载值不要超过CPU的核数。看负载top,uptime,w)
- /proc/mounts:设备的挂载信息,df -h类似
1.2 小结
linux系统的所有目录是一个有层次的倒着的树状目录结构。“/”根是所有目录的顶点
不同的目录数据可以跨越不同的磁盘分区或不同的磁盘设备。
所有的目录都是按照一定的类别有规律的组织和命名的
相对路径,相对于当前路径下的路径
1.4.1 /usr/local
linux编译安装软件默认的位置
~/.bashrc:局部(当前用户)
第2章 Unix系统目录结构的历史典故
提示:学习目录结构的历史典故,目的是让大家能够清晰的了解linux的目录结构。
发行版本==GNU/linux+GNU软件+其他的软件
1969年,Ken Thompson和Dennis
Ritchie在小型机PDP-7上发明了Unix。1971年,他们将主机升级到了PDP-11.
当时,他们使用一种叫做RK05的存储盘,盘的容量大约是1.5MB。
由于硬盘的容量很小,因此没多久,操作系统存储盘数据(根目录)变的越来越大了,导致一块盘已经装不下数据了。于是,他们加上了第二盘RK05,并且作了规定,第一块盘专门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相关,第二块盘专门存放用户自己的程序,因此,挂载的目录点取名为/usr。也就是说,根目录“/”挂载在第一块盘,“/usr”目录挂载在第二块盘。除此之外,两块盘里面的其他的目录结构是完全相同的,例如:第一块盘的目录(/bin,/sbin/lib/tmp...)都在/usr目录下重新出现一次(/bin,/sbin,/lib)
tmp 思想: 不要轻易删除东西,可以放在tmp目录下面。过1个月后再删除。
时间不长,第二块存储盘也满了,他们只好又加了第三盘RK05,挂载的目录取名为/home,并且做了规定,/usr用于存放用户的程序,/home用于存放用户的数据。
此后,这种目录结构起名和定义就这样延续了下来。随着设备的发展,硬盘的容量也越来越大,那么,各个目录的含义进一步得到了明确。
3.15 /etc/passwd. 8
1.3.9 /etc/profile
环境变量 别名
/proc/cpuinfo:查看CPU
第1章 前言
windows目录结构
C:windows
D:Program Files
E:你懂的精品
F:你懂的动态图linux 目录结构
一切从根开始=====>
- 这样的linux目录结构,那么可能同学们在初次接触Linux的时候,往往会觉得目录结构比较复杂,没有windows那样视窗简单明了的展示,从而感觉很迷茫。
- 其实,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知识同样是很简单的,只是Linux系统的应用场景多为服务器应用且为字符界面应用,并不像Windows系统的那种视窗的直观展示,但是,Linux的系统的目录结构确是很有规律性的组织的,下面就给大家一一道来。
3.19 /etc/securetty
设定哪些终端可以让root登录 (tty终端)
1.3.7 /etc/inittab init table 运行级别的配置文件
0-6 含义
0 关机 (不要把运行级别设置为0)
1 单用户模式 single user mode
2 多用户模式无法使用 NFS
3 完全多用户模式 命令行模式 文本模式 (工作默认的环境)
4 待开发
5 X11 桌面(desktop)模式 图形化界面模式
6 重启 (不要把运行级别设置为6)
/etc/inittab:开机的时候设定linux的运行级别,然后加载先后级别的脚本
4.3 其他目录
- /lib: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
- /lib/modules:kernel的相关模块
- /var/lib/rpm:rpm套件安装处
- /usr/bin:这个目录是可执行程序的目录;当我们从系统自带的软件包安装一个程序时,他的可执行文件大多会放在这个目录。
- lib64:库文件存放目录
- /usr/sbin:这个目录也是可执行程序的目录,但大多存放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;相似目录是/sbin或/usr/local/sbin或/usr/X11R6/sbin等;
- /usr/local:这个目录一般用来存放用户自编译安装软件的存放目录;一般是通过源码包安装的软件,如果没有特别指定安装目录的话,一般是安装在这个目录中。
- /usr/local/bin:用户安装的小的应用程序,和一些在/usr/local目录下大应用程序的符号连接
- /usr/local/sbin:系统全局环境目录,可放置一些不需要加路径执行的脚本
- /usr/share:系统共用的东西存放地,比如/usr/share/doc和/usr/share/man帮助文件
- /usr/src:内核源码存放目录,比如下面有内核源码目录,比如linux,linux-2.xxx.xx目录等。
1,rpm -ivh(存在rpm包,又无法使用yum的时候)
2,yum install
(习惯:线上对外的服务器很少安装apache,nginx,mysql,功能性软件会用yum)
3,源码(./configure,make,make install),定制。大中小企业重要服务。
门户:源码---定制RPM包---制作yum仓库----yum安装
- /usr/bin:使用者可执行的binary file目录
- /usr/local/bin:使用者可执行的binary file目录
- /usr/lib: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
- /usr/local/lib: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
4.9 /usr/local/lib. 9
1.2 /proc目录
/etc/profile:全局(所有用户)
第3章 Linux 目录结构
6.5 /proc/meminfo
系统内存信息
1 free -m
2
3 [root@Aige ~]# free -m
4
5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
6
7 Mem: 482 476 6 4 127 66
8
9 -/+ buffers/cache: 282 200
10
11 Swap: 768 18 750
12
13 [root@Aige ~]#
14
1.4.3 /usr/src
源代码
/etc/fstab:开机磁盘自动挂载的文件
3.17 /etc/gshadow.. 8
1.3 /etc 系统配置文件
/var/log/secure:安全日志
4.7 /usr/local/bin. 9
1.3.6 /etc/rc.local
文件内容会在开机的时候被运行
4.2 /usr/local/bin. 8
1.4 /usr
/etc/hosts:本地的主机名解析的文件
3.12 /etc/motd
登录后的提示
第1章 linux目录结构
/etc/resolv.conf:客户端DNS
4.4 /usr/share
系统共用的东西存在地
/usr/share/doc
/usr/share/man帮助文件
1.1 linux目录结构的特点
一切皆文件
1)倒挂的树状结构 一切从根开始
2)linux每个目录可以挂载在不同的设备(磁盘)上。windows不容易做到。
/data/bigpian/
3) linux所有设备(磁盘 光盘)不挂载不能使用
linux下面所有的设备默认是无法直接使用的,给设备创造入口,入口=挂载点=目录(已经存在)
mount /dev/cdrom /mnt/
(这两个日志系统会自动按时间、按周轮巡生成不同文件)
3.1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. 6
1.3.1 网卡配置文件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system config /network-scripts/interface (接口/网卡) config
/usr/src:源码安装目录
6.12 /proc/mouts. 11
1.5.1 /var/log 日志
[root@zeq ~]# ll /var/log/messages /var/log/secure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212235 Jul 19 21:30 /var/log/messages 系统默认的日志
-rw-------. 1 root root 8002 Jul 19 19:32 /var/log/secure 安全日志 记录用户登录信息日志
2.1 小结:重要目录回顾... 5
1.4.2 /usr/share
文档和帮助
3.8 /etc/profile. 7
1.3.4 /etc/hosts
ip地址与域名(主机名)对应关系 解析主机名(域名)
场景:
搭建测试环境 ※※※※※
局域网DNS(了解) 让你通过主机名相互访问
106.39.167.118 jd.com
#搭建jd(一台虚拟机) 搭建测试环境 (10.0.0.200)
#通过jd.com 访问
jd.com ====》10.0.0.200
修改/etc/hosts文件
[root@zeq ~]# cat /etc/hosts
127.0.0.1 localhost localhost.localdomain localhost4 localhost4.localdomain4
::1 localhost localhost.localdomain localhost6 localhost6.localdomain6
10.0.0.200 jd.com
使用jd.com的时候 就相当于是用10.0.0.200
PING jd.com (10.0.0.200) 56(84) bytes of data.
64 bytes from jd.com (10.0.0.200): icmp_seq=1 ttl=64 time=0.025 ms
第1章 linux系统沐目录结构的基本特点介绍
(1) linux目录:一切从“根开始”,“/”是所有目录的起点(顶点):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
(2) linux根下面的目录是一个有层次的树状结构
(3) 倒挂的一棵树
(4) linux每个目录可以挂在在不同的设备(磁盘)上,windows不容易做到
在逻辑上所有的目录(包括目录下的子目录)都在最高级级别的目录“/”下,根(“/”)目录是linux系统中所有目录的起始点(顶点),根下面的目录及目录的子目录是一个有层次的树状结构,很像一颗倒挂着的一棵大树,这和windows系统按照硬盘分区(C:D:E:)分割的目录结构是不同的(windows一个盘就是一棵树,多棵树一起)。
linux系统中的这些不同的目录也是很特别的,不同的目录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硬盘分区以及不同的硬盘设备上,这是windows的系统难以做到的,windows系统的不同分区都是独立存在的。
1.2.4 /proc/loadavg
load 负载 average 平均
负载是指的系统的繁忙程度,衡量cpu和磁盘
查看负载
方法1:
[root@zeq ~]# cat /proc/loadavg
0.00 0.00 0.00 1/161 25966
第一个0.00最近1分钟负载 第二个0.00最近五分钟负载 第三个0.00 最近15分钟负载
方法2:
w 显示系统负载信息
[root@zeq ~]# w
14:51:28 up 20 min, 1 user, load average: 0.00, 0.00, 0.00
USER TTY FROM LOGIN@ IDLE JCPU PCPU WHAT
root pts/0 10.0.0.1 14:34 0.00s 0.01s 0.00s w
方法3:
uptime 显示系统负载信息
[root@zeq ~]# uptime
14:51:45 up 20 min, 1 user, load average: 0.00, 0.00, 0.00
6.2 /proc/sys/kernel
系统内核功能
1.3.13 /etc/sysconfig/i18n
字符集(语言)
第5章 /var/重要(了解)... 9
1.5 /var
6.6 /proc/devices. 10
1.3.5 /etc/fstab (file system table)
再开机的时候给每个设备创建一个入口 开机的时候自动挂载列表
UUID=cf634253-6c41-4771-87b7-e86afb9284a7 / ext4 defaults 1 1
UUID=8519938a-dccb-4eb5-bbbc-4fd22f9f99fe /boot ext4 defaults 1 2
UUID=f70549a5-ec74-4cd1-99ba-49eb175e712d swap swap defaults 0 0
tmpfs /dev/shm tmpfs defaults 0 0
devpts /dev/pts devpts gid=5,mode=620 0 0
sysfs /sys sysfs defaults 0 0
proc /proc proc defaults 0 0
设备(磁盘分区 光盘) 挂载点(入口)
查看UUID信息
[root@zeq ~]# blkid
/dev/sda3: UUID="cf634253-6c41-4771-87b7-e86afb9284a7" TYPE="ext4"
/dev/sda1: UUID="8519938a-dccb-4eb5-bbbc-4fd22f9f99fe" TYPE="ext4"
/dev/sda2: UUID="f70549a5-ec74-4cd1-99ba-49eb175e712d" TYPE="swap"
3.7 /etc/init.d
这个目录用来存放通过yum或rpm安装的服务的启动程序(脚本)
/etc/init.d===》/etc/rc.d/init.d
service 命令直接指向这个配置文件
service 服务名 start == /etc/init.d/服务名 start
1.3.11 /etc/issue /etc/issue.net
文件内容用户登录系统之前显示
清空文件内容
>/etc/issue
>/etc/issue.net
5.2 /var/log/secure. 9
6.10 /proc/ioports. 10
4.5 /usr/src
内核源码存放目录
第4章 /usr文件重要(了解)
1.1 挂载光盘 和卸载光盘
1 [root@AIGE ~]# mount /dev/cdrom /mnt/
2
3 mount: block device /dev/sr0 is write-protected, mounting read-only
4
5 [root@AIGE ~]# df
6
7 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8
9 /dev/sda3 7148132 1452968 5325400 22% /
10
11 tmpfs 506040 0 506040 0% /dev/shm
12
13 /dev/sda1 194241 33767 150234 19% /boot
14
15 /dev/sr0 3824484 3824484 0 100% /mnt
16
17 [root@AIGE ~]# umount /mnt/
18
19 [root@AIGE ~]# df
20
21 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22
23 /dev/sda3 7148132 1452968 5325400 22% /
24
25 tmpfs 506040 0 506040 0% /dev/shm
26
27 /dev/sda1 194241 33767 150234 19% /boot
28
磁盘接口 |
对应设备 |
sata/sas/scsi |
sda(第一块盘)sdb(第二块盘)以此类推 |
ide |
had(第一块盘)sdb(第二块盘)以此类推 |
sda1 盛大 |
分区======》新房划分隔符 |
(5) linux下面设备不挂载是看不到入口的,没有窗口没门的监狱,如果设备被访问就必须有一个入口,这个入口就是挂载点,挂载点实质就是目录。
linux系统目录的特点是,不同的目录可以对应不同的分区或者磁盘。
/ /boot 等 开机自动挂载--》/etc/fstab
(2)linux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内同按照类别组织。例如,linux的应用程序,它的可执行程序可能在/usr/bin,而它的数据文件和帮助在/usr/share下,运行时加载的配置文件和服务启动命令却在/etc下。
3.8 /etc/profile
系统全局环境变量永久生效的配置文件,定义别名及PATH变量等
1 [root@Aige ~]# echo $PATH
2
3 /usr/local/sbin:/usr/local/bin:/sbin:/bin:/usr/sbin:/usr/bin:/root/bin
4
5 [root@Aige ~]#
6
3.19 /etc/securetty. 8
第6章 /proc/重要(了解)
虚拟目录,使内存的映射,内核和进程的虚拟文件系统目录
3.5 /etc/inittab
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将把系统设置成那个runlevel运行级别及加载相关的级别对ing启动文件设置
目 录
第1章 linux系统沐目录结构的基本特点介绍... 1
3.12 /etc/motd. 8
6.8 /proc/filesystems
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文件系统
6.12 /proc/mouts
设备的挂载信息。
和df命令类似
1 [root@Aige ~]# df
2
3 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4
5 /dev/sda3 7148132 2441644 4336724 37% /
6
7 tmpfs 246976 0 246976 0% /dev/shm
8
9 /dev/sda1 194241 33767 150234 19% /boot
10
11 [root@Aige ~]#
12
6.1 /proc/version
内核版本
4.2 /usr/local/bin
用户安装的小的应用程序,和一些/usr/local目录下大应用程序的符号连接
3.14 /etc/group
设定用户的组名与相关信息
第3章 /etc/重要目录里的重点(了解)... 6
3.20 /etc/login.defs. 8
9159金沙官网,4.8 /usr/lib
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
6.4 /proc/cpuinfo. 10
3.1.1 小结... 6
第6章 /proc/重要(了解)... 9
3.2 /etc/host
设定用IP与名字(或域名)的对应解析表,相当于本地LAN局域网内的DNS解析文件
用法:IP 域名
hosts文件在企业里的作用
开发,产品,测试等人员,用于通过正式的域名测试产品
服务器之间的条用可以用域名(内部的DNS),方便迁移
4.6 /usr/bin. 9
5.4 /var/spool/clientmqueue. 9
5.2 /var/log/secure
记录登录系统存取信息的文件,按周自动轮询
3.4 /etc/rc.local
用于存放开机自启动程序命令和脚本的文件。
chkconfig常用管理yum/rpm安装的程序的服务自启动情况
自己开发(编译)习惯用rc.local
3.1.1 小结
Linux客户端DNS可以在网卡配置文件里设置(ifcfg-eth0)
2.Linux客户端DNS也可以在/etc/resolv.conf里设置
网卡里的设置DNS优先于/etc/resolv.conf
启动网卡的DNS会覆盖/etc/resolv.conf
3.6 /etc/exports
NFS的配置文件,后期补全
6.8 /proc/filesystems. 10
6.11 /proc/loadavg. 10
3.2 /etc/host 6
第2章 目录的介绍
目录 |
应放置档案内容 |
第一部分:FHF要求必须要存在的目录 |
|
/bin |
系统有很多放置执行档的目录,但/bin比较特殊。因为/bin放置的是在单人维护模式下还能够被操作的指令。 在/bin底下的指令可以被root与一般帐号所使用,主要有:cat, chmod, chown, date, mv, mkdir, cp, bash等等常用的指令。 |
/boot |
这个目录主要在放置开机会使用到的档案,包括Linux核心档案以及开机选单与开机所需设定档等等。 Linux kernel常用的档名为:vmlinuz,如果使用的是grub2这个开机管理程式, 则还会存在/boot/grub2/这个目录喔! |
/dev |
在Linux系统上,任何装置与周边设备都是以档案的型态存在于这个目录当中的。 你只要透过存取这个目录底下的某个档案,就等于存取某个装置啰~ 比要重要的档案有/dev/null, /dev/zero, /dev/tty, /dev/loop*, /dev/sd*等等 |
/etc |
系统主要的设定档几乎都放置在这个目录内,例如人员的帐号密码档、 各种服务的启始档等等。一般来说,这个目录下的各档案属性是可以让一般使用者查阅的, 但是只有root有权力修改。FHS建议不要放置可执行档(binary)在这个目录中喔。比较重要的档案有: /etc/modprobe.d/, /etc/passwd, /etc/fstab, /etc/issue 等等。另外 FHS 还规范几个重要的目录最好要存在 /etc/ 目录下喔: l /etc/opt(必要):这个目录在放置第三方协力软体 /opt 的相关设定档 l /etc/X11/(建议):与 X Window 有关的各种设定档都在这里,尤其是 xorg.conf 这个 X Server 的设定档。 l /etc/sgml/(建议):与 SGML 格式有关的各项设定档 l /etc/xml/(建议):与 XML 格式有关的各项设定档 |
/lib |
系统的函式库非常的多,而/lib放置的则是在开机时会用到的函式库, 以及在/bin或/sbin底下的指令会呼叫的函式库而已。 什么是函式库呢?妳可以将他想成是‘外挂’,某些指令必须要有这些‘外挂’才能够顺利完成程式的执行之意。 另外 FHS 还要求底下的目录必须要存在: l /lib/modules/:这个目录主要放置可抽换式的核心相关模组(驱动程式)喔! |
/midia |
media是‘媒体’的英文,顾名思义,这个/media底下放置的就是可移除的装置啦! 包括软碟、光碟、DVD等等装置都暂时挂载于此。常见的档名有:/media/floppy, /media/cdrom等等。 |
/sbin |
Linux有非常多指令是用来设定系统环境的,这些指令只有root才能够利用来‘设定’系统,其他使用者最多只能用来‘查询’而已。 放在/sbin底下的为开机过程中所需要的,里面包括了开机、修复、还原系统所需要的指令。 至于某些伺服器软体程式,一般则放置到/usr/sbin/当中。至于本机自行安装的软体所产生的系统执行档(system binary), 则放置到/usr/local/sbin/当中了。常见的指令包括:fdisk, fsck, ifconfig, mkfs等等。 |
/srv |
srv可以视为‘service’的缩写,是一些网路服务启动之后,这些服务所需要取用的资料目录。 常见的服务例如WWW, FTP等等。举例来说,WWW伺服器需要的网页资料就可以放置在/srv/www/里面。 不过,系统的服务资料如果尚未要提供给网际网路任何人浏览的话,预设还是建议放置到 /var/lib 底下即可。 |
/tmp |
这是让一般使用者或者是正在执行的程序暂时放置档案的地方。 这个目录是任何人都能够存取的,所以你需要定期的清理一下。当然,重要资料不可放置在此目录啊! 因为FHS甚至建议在开机时,应该要将/tmp下的资料都删除唷! |
/usr |
第二层 FHS 设定,后续介绍 |
/var |
第二曾 FHS 设定,主要为放置变动性的资料,后续介绍 |
第二部分:FHS建议可以存放的目录 |
|
/home |
这是系统预设的使用者家目录(home directory)。在你新增一个一般使用者帐号时, 预设的使用者家目录都会规范到这里来。比较重要的是,家目录有两种代号喔: l ~:代表目前这个使用者的家目录 l ~dmtsai :则代表 dmtsai 的家目录! |
/lib<qual> |
用来存放与 /lib 不同的格式的二进位函式库,例如支援 64 位元的 /lib64 函式库等 |
/root |
系统管理员(root)的家目录。之所以放在这里,是因为如果进入单人维护模式而仅挂载根目录时, 该目录就能够拥有root的家目录,所以我们会希望root的家目录与根目录放置在同一个分割槽中。 |
事实上FHS针对根目录所定义的标准就仅有上面的咚咚,不过我们的Linux底下还有许多目录你也需要瞭解一下的。 底下是几个在Linux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录喔:
目录 |
应放置档案内容 |
/lost+found |
这个目录是使用标准的ext2/ext3/ext4档案系统格式才会产生的一个目录,目的在于当档案系统发生错误时, 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置到这个目录下。不过如果使用的是 xfs 档案系统的话,就不会存在这个目录了! |
/proc |
这个目录本身是一个‘虚拟档案系统(virtual filesystem)’喔!他放置的资料都是在记忆体当中, 例如系统核心、行程资讯(process)、周边装置的状态及网路状态等等。因为这个目录下的资料都是在记忆体当中, 所以本身不占任何硬碟空间啊!比较重要的档案例如:/proc/cpuinfo, /proc/dma, /proc/interrupts, /proc/ioports, /proc/net/* 等等。 |
/sys |
这个目录其实跟/proc非常类似,也是一个虚拟的档案系统,主要也是记录核心与系统硬体资讯较相关的资讯。 包括目前已载入的核心模组与核心侦测到的硬体装置资讯等等。这个目录同样不占硬碟容量喔! |
第3章 /etc/重要目录里的重点(了解)
3.17 /etc/gshadow
组密码信息文件
4.3 /usr/local/sbin. 9
6.4 /proc/cpuinfo
关于处理器的信息,如类型,厂家,型号和性能等
4.6 /usr/bin
使用者可执行的binary file的目录(命令)
3.13 /etc/redhat-release
系统版本信息
3.16 /etc/shadow.. 8
1.1 挂载光盘 和卸载光盘... 1
3.14 /etc/group. 8
4.8 /usr/lib. 9
1.2 小结... 3
5.3 /var/log/wtmp. 9
5.1 /var/log/messages
系统信息默认日志文件,非常重要,按周自动轮询
3.10 /etc/issue. 7
3.13 /etc/redhat-release. 8
3.18 /etc/sudoers. 8
3.21 /etc/modprobe.conf. 8
3.11 /etc/issue.net
3.10 /etc/issue
在用户登录前显示出来(真实机,不是远程连接)
安全优化:清空此文件
5.4 /var/spool/clientmqueue
sendmail临时邮件文件目录,开启邮件服务,容易使inode满。
centos6不安装,不会出现此问题
3.5 /etc/inittab. 7
4.3 /usr/local/sbin
系统全局环境目录,可放置一些不需要加路径执行的脚本
6.6 /proc/devices
当前运行内核所配置的所有设备清单
3.22 /etc/rsyslog.conf. 8
4.4 /usr/share. 9
3.16 /etc/shadow
密码信息文件
3.11 /etc/issue.net 8
6.11 /proc/loadavg
系统负载平均值的信息
1 uptime
2
3 [root@Aige ~]# uptime
4
5 09:13:18 up 11:13, 1 user, load average: 1.05, 0.43, 0.27
6
7 [root@Aige ~]#
8
还有w和top可以查看负载
4.9 /usr/local/lib
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
6.3 /proc/sys/net/ipv4
6.10 /proc/ioports
当前正在使用的I/O端口
6.3 /proc/sys/net/ipv4. 10
3.4 /etc/rc.local 7
3.15 /etc/passwd
账号信息文件
3.3 /etc/sysconfig/network. 6
3.22 /etc/rsyslog.conf
日志设置文件
6.2 /proc/sys/kernel 10
5.1 /var/log/messages. 9
4.1 /usr/local 8
4.7 /usr/local/bin
使用者可执行的binary file的目录(命令)
6.1 /proc/version. 10
第2章 目录的介绍... 3
3.9 /etc/profile.d. 7
3.21 /etc/modprobe.conf
内核模块额外参数设定
6.9 /proc/interrupts. 10
3.3 /etc/sysconfig/network
可修改机器名及网卡启动,网关等配置。
永久更改主机名,需同时修改以下两项:
1 1.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
2
3 2. hostname 主机名
4
5 3. uname -n
6
7 4. 修改主机名
8
9 5. setup-dns 里面(不推荐)
10
11 [root@Aige ~]# sed 's#HOSTNAME=AIGE#HOSTNAME=Aige#g' /etc/sysconfig/network
12
13 NETWORKING=yes
14
15 HOSTNAME=Aige
16
17 [root@Aige ~]# sed -i 's#HOSTNAME=AIGE#HOSTNAME=Aige#g' /etc/sysconfig/network
18
19 [root@Aige ~]# cat /etc/sysconfig/network
20
21 NETWORKING=yes
22
23 HOSTNAME=Aige
24
25 [root@Aige ~]#
26
5.3 /var/log/wtmp
记录登录者信息的文件。last login records lastlog
6.7 /proc/dma. 10
3.7 /etc/init.d. 7
第5章 /var/重要(了解)
3.20 /etc/login.defs
所有用户登录时的缺省配置
第4章 /usr文件重要(了解)... 8
本文由9159.com发布于操作系统,转载请注明出处:入口=挂载点=目录(已经存在),第1章 linux系统
关键词: